美本申请持续“内卷升级”,名校为锁定优质生源不断加码早申机制,同时,加州大学也启动可能影响上百万学生的“史上最大规模学制改革”。以下是2026申请季三项最值得关注的政策更新,并附策略建议,助你科学应对!
01密歇根大学首次开放 Early Decision
University of Michigan 长期以来只开放 Early Action(EA),但从2026届起,学校首次引入 Early Decision(ED)绑定申请机制,标志着该校早申策略的重大转向。
政策要点:
lEarly Action(EA):2025年11月1日截止,非绑定Decision Date: By the end of January
lEarly Decision(ED):2025年11月1日截止,绑定,一经录取必须入学,Decision Date: By the end of December
lRegular Decision(RD):2026年2月1日截止Decision Date: By early April
建议:密歇根是热门“牛校+保底”双属性学校,新增ED将显著提升绑定申请者的录取概率,特别适合GPA高、定位明确、愿意承诺就读的学生;若学生SAT/ACT优秀,推荐优先考虑ED;EA和ED不能同时申请,请结合自身意愿及时间安排选其一。
02南加大商学院首次开放 Early Decision
在2026届申请季中,USC(南加州大学)首次对本科阶段的 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(马歇尔商学院)开放 Early Decision(ED)申请,这是 USC 本科录取政策的重大变动之一。
lEarly Action(EA)截止:2025年11月1日 放榜时间:mid- to late January
lEarly Decision(ED)仅商学院(Marshall)截止:2025年11月1日 放榜时间:December 15
lRegular Decision(需要作品集的专业)截止:2025年12月1日 放榜时间:April 1
lRegular Decision(其他专业)截止:2026年1月10日 放榜时间:April 1
USC 是少数对本科商学院设置单独 ED 通道的顶尖大学,表明其希望在第一轮锁定更具热情与契合度的学生;若你对 USC Marshall 商学院为首选、且具备优秀的标化成绩(如 SAT 1500+)、商科活动经历或创业/商业兴趣,ED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加分路径;需注意:ED为绑定,一旦录取需撤回所有其他大学申请;如果不希望绑定,仍可通过 EA 或 RD 方式申请 USC 其他学院。
03加州大学系统正研究是否全面转为 Semester 学制
长期实行Quarter(三学期制)的加州大学系统(UCLA、UCSD、UCSB等),正在进行一项历史性的制度研究——是否转为统一的Semester(二学期制)。
变动背景:
1. 目标是与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(CCC)和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(CSU)对齐,简化课程转换与跨系统转学。
2. CSU系统已完成转换,CCC中超过60%采用了压缩Semester制。
3. 学制统一可提升跨校合作、奖学金与实习安排协调度。
当前状态:
1. 学制改革尚在评估阶段,预计涉及成本高达3亿美元,涵盖课程重编、IT系统升级、教师再培训;
2. 教职工意见不一,例如UCLA部分教授反对,担忧教学灵活度下降;
3. 最终决策或将于2025年底至2026年初出台,若实施,可能影响2027及以后入学的学生。
据悉,加州大学系统最初采用的就是semester教学,60年前为应对前所未有的入学潮,大部分分校从semester转向节奏更快的quarter,旨在通过安排更多课时更短的课程以容纳更多学生。当时这一转变是顺应美国高等教育趋势的,能很好地让公立大学的教育与像斯坦福这样的私立大学接轨。
而如今,quarter似乎“过时”了,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,目前全美仅有大约50所高校采用quarter教学,1990年代中期有大约150所。
为何加州大学要弃季从期?
这场学制改革的背后,是加州大学系统对标准化与 竞争力的双重考量。其主要有三大核心理由:
跨校资源整合更顺畅目前学季制与学期制的差异导致跨校选课、联合研究项目难以推进。统一为学期制后,学生可更便捷地共享伯克利的实验室资源、UCLA 的艺术课程等,打破校际壁垒。
就业与实习适配性提升美国企业的实习周期多与学期制同步(如夏季长实习、秋季返校),学季制学生常面临 “10 周学期结束时错过实习申请窗口期” 的尴尬。统一学制后,学生能更从容地平衡学习与职业规划。
研究生教育衔接更高效加州大学部分研究生院已采用学期制,本科(学季制)与研究生(学期制)的衔接存在学分转换繁琐、学习节奏断层等问题。统一学制可减少过渡成本。然而,反对声音同样尖锐。据估算,全系统完成学制转换需投入 2.88-3.71 亿美元,用于更新课程大纲、调整行政系统等;更关键的是,习惯了快节奏的师生可能面临适应难题 。有学生吐槽:“学季制下 10 周学完一本 20 章的教材已经够赶了,换成学期制后,课程数量增加会不会更累?”
对留学生的影响从选课到毕业,这些变化必须关注
01学习节奏从冲刺跑到持久战
学季制的10 周冲刺模式将让位于学期制的16 周持久战。对习惯高强度学习的学生而言,更长的学期意味着有更多时间参与课堂讨论、深入科研项目,但也需应对每学期 4-6 门课的密集安排;而依赖学季制灵活时间进行实习的学生,可能需要重新规划,夏季学期的延长虽为实习提供了便利,但学期中请假参加短期实践的难度会增加。
02毕业时间提前毕业难,跨专业选课易
学季制下,部分学生可通过夏季学期加速毕业(最快 3 年完成本科),而学期制的学分要求更严格(通常需 120-128 学分,学季制约 180 学分),提前毕业的难度显著上升。不过,学期制下跨专业选课更灵活,例如 UCLA 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想辅修经济学,在学期制下可更从容地平衡两门学科的课程负荷。
03申请策略适配性成新考量
当前学签审批已进入高峰期,需提前 3 个月递交申请,确保成绩单、资金证明等材料完整,移民局明确表示,缺失关键文件可能导致拒签。
建议:计划转学至UC的社区大学学生要密切关注该改革是否将简化课程对接;对国际学生而言,Semester制有助于与母国学制对齐,也更利于春季入学、交换项目等安排;未来如改革实施,UC暑校、科研、课业节奏或将全面调整,建议提早适应Semester节奏训练。